信息化发展战略如何制定

随着城市路面交通压力持续加大,我国二三线城市纷纷积极投身于轨道交通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系统的市场容量也随之扩张。同时,地方政府为了提升城市交通信息化水平,均愿意大力申请国家拨款,进行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2014年轨道交通信息化行业的发展仍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铁路信息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显示,2008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系统市场规模仅为31亿元,增长率为12.73%;到201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系统市场规模已达45亿;到2012年,市场规模已达65亿,增长率为23.19%;2013年我国轨道交通信息化系统市场规模已达81亿,预计2014年将有可能达百亿规模。

(一)战略任务。

战略任务是构建信息传输网络体系、信息采集监控体系、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综合业务应用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五大体系。

1、信息传输网络体系是水务信息传输、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的基础。目前,深圳市政务光纤内网和东部供水水源工程的水务光纤专网已初具规模。建设连接局属单位、各水务所以及供水、排水企业的网络,形成覆盖全市的、完善的水务信息传输网络,实现向上与省有关部门和市政府,横向与市应急指挥中心、三防指挥中心成员单位相连接,向下延伸至局属单位、水务所以及供水排水企业的互联互通。

2、信息采集监控体系包括信息采集和水务工程在线监测。建成准确、实时收集全市的雨水情、水资源、供排水、水环境、水土保持和水务工程建设与运行等信息的自动采集网络,建成覆盖全市主要供水水库、水源与供排水工程、河道水质等的在线监测,建成重点工程的远程自动控制,以及水务工程重点区域的视频监视。

3、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包括水务数据库系统、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和软硬件支持系统,是实现水务信息存储管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应用服务的支撑和保障。建设和整合12个水务基础数据库,建设与相关部门系统内部进行信息交换的平台,建设软硬件支持系统。

4、综合业务应用体系是水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由政务应用系统和业务应用系统组成。⑴水务政务应用系统如下:一是水务行政资源管理系统,综合管理计划、财务、行政、执法、人事、科技、教育、党务等业务。二是水务网站,包含政务公开、网上服务、公众互动等内容。⑵水务业务应用系统如下:一是三防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在完善原有指挥决策功能的基础上,再拓展应急减灾、危机处理的功能。二是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集成原水、自来水的水量水质信息,依托水文站点雨量和水位、供水和污水水质在线监测,以及水源工程自动控制等信息,整合原有的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和供水水质信息管理系统,建成覆盖全市的、多层次服务的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为水资源合理配置、优化调度,水资源行政审批和日常业务管理服务。三是供水与节水监管业务系统,建设与供水企业联系的交换平台、供水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的水量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以及面对全市用水户的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对供水、节水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为深圳市创建节水型城市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撑。四是排水与水环境监管业务系统,通过在线监测,收集排水基础信息(水量、水质和污染量),整合各供水、污水处理企业的排水管网数据,初步建立排水管网GIS系统,并建成排水与水环境信息系统,为排水管理部门的排水监管、水环境监测、日常业务管理,乃至建立管网清源行动的长效机制,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五是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动态监测、评价系统,辅助管理部门对水土保持项目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日常业务的高效管理,为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六是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系统,包括在建工程的建设过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系统,已建工程如水库工程、原水工程、河道工程和水闸泵站工程等的运行维护管理系统。

5、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制定标准规范、健全组织机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建立信息安全保密制度等。

(二)战略实施

1、实施数字水务一期工程,推进信息化快速发展

按照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的五年发展目标框架,把涉及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项目、领导关注的重点项目、促使信息化快速见效的关键项目,组成数字水务一期工程内容,启动“数字水务”一期工程项目,整体打包、统一立项,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全面铺开、整体推进,促进深圳市水务信息化跨越式发展。

2、快速建设网络和数据库,构建信息网络框架体系

数字水务一期工程的第一阶段中,要在全市政务光纤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尽快建设连接观澜、铁岗、三洲田水库和建管中心的光纤网络;尽快建设局属单位数据分中心和完善市水务局数据中心、指挥调度中心;部分建成水雨情、水质水量信息采集、远程监控和视频监视,快速完善覆盖全市水务系统的、延伸至局属单位和涉水企业单位的、畅通高速的骨干光纤网络,快速形成初具主要功能的信息网络框架体系。

3、续建和完善原有项目,发挥信息化工程效益

在数字水务一期工程的前期准备阶段,尽快完善水务三防通信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库及信息整合平台、水库视频监控系统、计划用水管理系统、计划用水加价收费系统和综合计划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续建水文站网优化项目、污水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和水土保持管理系统等,发挥在建信息化工程的效益。

4、加快全市水务联网办公,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近期,尽快实行全市水务系统的联网办公,满足局属单位对信息化的迫切要求,形成重视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良好环境,有利于更快推动信息化的发展。一方面,依托现有市政光纤网络,尽快开展局属单位的内网建设,试运行内网自动办公,推行全局系统的联网办公,以建带用,提高政务应用水平;另一方面,通过联网办公,完善多种业务应用系统,初步形成覆盖全市的、初具功能的水务信息化框架网络体系,以用促建,提升业务应用水平。

5、兼施短平快项目,尽快显现工作亮点

在做好数字水务一期工程前期工作和继续完善在建项目的同时,要注重实施短、平、快的信息化项目。准备实施:⑴领导服务平台,向领导展示全面、直观的信息,为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⑵会议公告系统,便于了解会议时间和相关部门工作安排,提高办事效率;⑶局重点工作督办平台,协助办公室管理、督办和跟踪重点工作,提升工作效能,从而尽快显现信息化的亮点。

水务企业在国家政策的良好导向中迅速发展壮大,逐步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随之而来的生产运行管理人才短缺问题;广布在各地的下属企业的生成运行信息受地域或时间的限制,不能及时反馈给企业的管理层,不能及时有效监管问题;企业生产运行如何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问题;企业如何实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逐步成为制约企业快速发展,提高竞争优势,巩固行业地位的拦路虎。

武汉华信数据提出的水务综合运营管理系统针对水务行业,在满足水质达标的前提下,以最大程度降低系统运行费用为目标,利用多种通信技术实现远程分布式数据采集,运行信息共享,生产数据实时可视化,设备养护自动化管理,系统故障实时告警,事故预案智能提示,生产报表自动统计生成等功能;同时将专家经验和计算机技术完美结合,实现水泵机组联编优化调度、曝气池节能优化控制等局部优化目标;更利用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水务企业最优化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形成了一套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实现的,智能化、专业化,符合水务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模式,涵盖水务运营管理全流程的企业信息化综合运营管理系统。

信息化规划有哪些内容?

IT信息化规划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在理解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业务规划的基础上,诊断、分析、评估企业管理和IT现状,优化企业业务流程,结合所属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对最新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提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远景、目标和战略。通常企业在进行信息化规划时,会通过三种方式来进行信息化规划工作。聘请信息化规划咨询公司;与在信息化规划方面有经验的专家开展咨询活动;以及依靠企业内部力量完成信息化规划项目。传统的信息化规划公司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完备的信息化规划体系;咨询可以帮助企业提炼信息化规划的焦点问题,让企业借鉴他人的成败经验,避免陷阱。

中大咨询这样这种大型的,综合性咨询公司具有比较好的实力与比较多的经验。

怎么做企业信息化建设未来三年规划

1、现状调研;2、系统规划;3、实施计划

现状调研:业务现状、IT现状、行业现状;获取需求和问题;

系统规划:针对需求和问题,给出解决方案;硬件、网络、安全、软件、组织、标准;

实施计划:一般为3-5年得建设计划,将第2步中的内容按时间排列,给出大致的费用;

当然中间还有很多细节的东西,有需要的话再交流。

1、现状调研;2、系统规划;3、实施计划

现状调研:业务现状、IT现状、行业现状;获取需求和问题;

系统规划:针对需求和问题,给出解决方案;硬件、网络、安全、软件、组织、标准;

实施计划:一般为3-5年得建设计划,将第2步中的内容按时间排列,给出大致的费用;

当然中间还有很多细节的东西,有需要的话再交流...

如何做信息化整体规划

信息化规划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在理解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业务规划的基础上,诊断、分析、评估企业管理和IT现状,优化企业业务流程,那么你对信息化规划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什么是信息化规划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信息化规划的简介

企业信息化规划,制定企业信息化的系统架构、确定信息系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以及具体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选型和实施策略,对信息化目标和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全面系统地指导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协调发展地进行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时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有效充分地利用企业的资源,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规划的咨询

信息化规划咨询是针对信息化规划过程中遇到的焦点问题而进行的咨询。

通过邀请与行业相关度高、业务类型相似度高的有成功或失败的信息化规划经验的企业高管及咨询专家参与。以能够帮助企业在信息化规划前期,避免信息化规划陷阱;在信息化规划中期,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在信息化规划实施后期,合理评估及改进,借助专家的经验和洞见,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信息化规划的焦点问题

焦点问题涉及到信息化规划前期的认识统一

1、 信息化规划如何以业务发展战略为导向?

信息化规划要从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出发,综合考虑企业的人、技术和管理的作用,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信息技术,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全过程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机集成和优化运行,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2、 如何认识信息化规划不是IT项目,而是管理项目?

信息化规划要遵循管理提升与IT建设并重的原则,尤其要关注业务流程的优化。信息化建设将使企业内外部的整合加速,从而促进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并最终推动企业流程的优化;

3、 如何明确IT投资计划?什么是合理的范围?

信息化规划项目的一个重要输出是IT投资计划。IT投资的设计需配合管理、组织、业务提升分步实施、协同发展。科学的IT投资计划和严谨的实施保障,将协助企业均衡、持续地发展。

4、 如何避免信息化规划不能落地实现?

不落地是信息化规划项目最大的失败。保证信息化规划可落地实现,首先要有一个高品质的信息化规划方案。其次,需要防止规划内容与系统建设“两张皮”,这就要求在信息化规划过程中加强与软件厂商、实施商的交流,确保规划内容与系统建设匹配。第三,还要在企业内部持续做松土工作,针对各级人员进行信息化理念、方法技能的宣导和培训。

信息化规划的步骤

环境分析

对企业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是信息化规划必不可少的工作,它是规划的依据。在这部分工作中,需要深入分析企业所处的国内外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企业具有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发展机遇与威胁等。其中,三点尤为重要,第一,要分析行业的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发展动力,发展方向,以及信息技术在行业发展中起的作用,第二要分析并掌握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和发展方向。第三,要了解竞争对手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包括具体技术,实现功能,应用范围,实施手段,以及成果和教训等等。

企业战略分析

企业信息化是为企业战略目标实现服务的。为了进行企业信息化规划,在这部分,要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需求。明确为了实现企业级的总目标,企业各个关键部门要做的各种工作。同时还要理解企业发展战略在产业结构、核心竞争力、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市场、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定位。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明确上述各个要素与信息技术特点之间的潜在关系,从而确定信息技术应用的驱动因素,使信息化与企业战略实现融合。

分析与评估企业现状

对企业的现状分析与评估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企业的业务能力现状和企业的IT能力及现状。企业的业务能力分析是对企业业务与管理活动的特征、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运作模式、业务活动对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作用进行分析,揭示现状与企业远景之间的差距,确定关键问题,探讨改进方法。信息化现状分析是诊断企业信息化的当前状况,包括基础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状况,分析信息系统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适应能力,给出信息化能力评估。

业务流程分析与优化

在前三步的基础上,分析并确定那些流程中不合理、效率低、与企业战略目标不符的流程及环节,发现能够在现有环境中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并使企业获得竞争力的关键业务驱动力以及关键流程,从而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外部环境,进一步优化流程。

信息系统的特点如果能够和这些直接创造价值的关键业务流程融合,这对信息技术投资回报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也是信息化建设的成败的一个衡量指标,在这一步中,实现信息化与企业业务上的融合。

信息化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在企业战略分析和现状评估的基础上,按照优化流程的业务运作模式,制定企业适应未来发展的信息化战略,指出信息化的需求。需求分析包括系统基础网络平台、应用系统、信息安全、数据库等需求。

信息化战略的制定

根据前面五步分析的结果,制定和调整企业信息化的指导纲领,争取企业以最适合的规模,最适合的成本,去做最适合的信息化工作。这里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根据本企业的战略需求,明确企业信息化的远景和使命,定义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企业信息化在实现企业战略过程中应起的作用。

其次是起草企业信息化基本原则。它是指为加强信息化能力而提出的基本的准则和指导性的方针。信息化基本原则犹如国家宪法,它代表着信息技术部门在管理和实施工作中要遵循的企业条例。是有效完成信息化使命的保证。

然后是制定信息化目标。它是企业在未来几年为了实现远景和使命而要完成的各项任务。对于所形成的每一个业务构想,明确IT对其支持的理想状态,即IT战略目标。

总体构架和标准

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基于业务发展需求和对信息化的需求,首先,从系统功能、信息架构和系统体系三方面对信息系统应用进行规划,确定信息化体系结构的总体架构。同时,还需要拟定信息技术标准。这一部分涉及到对具体技术产品,技术方法,和技术流程的采用。它是对信息化总体架构的技术支持。通过选择具有工业标准,应用最为广泛,发展最有前景的信息技术为标准,可以使企业信息化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兼容性,扩展性,灵活性,协调性,和一致性。从而提供安全,先进,有竞争力的服务,并且降低开发成本和时间。

信息化项目分解

分析整个信息化过程中的资源投入和工作重点中存在的问题,确定弥补差距所需要的行动,将整个信息化过程分解成为相互关联,互相支撑的若干子项目,定义每一个项目的范围、业务前提、收益、优先次序、以及预计的时间、成本和资源;并对项目进行分派和管理,选择每一项目的实施部门或小组,确定对每一项目进行监控与管理的原则、过程和手段。

信息化保障分析

针对每个项目,进行保障性分析,即按重要性排列优先顺序,进行准备度评分,并根据结果做出初步取舍,形成路标规划。然后对项目进行财务分析,根据公司财力,决定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