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籍号的格式是什么?

学籍号由16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

省市位(2位)+区县(2位)+学校类别(1位)+学校(3位)+学生类别(1位)+届别(2位)+班(2位)+学生号(2位) +校验位(1位)。

教委定义省市位和校验位。

*省市位(2位):北京市为:01

*区县编号(2位): 注:由于北京撤县改区,区县代码随之改变

*学校类别(1位):0=小学; 1=初中; 2=小学、初中并存学校(九年一贯制); 3=小学、初中、高中并存学校; 4=完中; 5=普高; 6=职高; 7=职普高并存学校。

*学校(3位):编码由各区县编制定义。注:这三位是学校编码的最后三位,即学校自编代码。

*学生类别(1位):0=小学生,1=初中生,2=普高学生,3=职高学生,4=小学生(借读生),5=初中生(借读生),6=高中生(借读生),7=小学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8=初中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9=高中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

*届别(2位):按入学年度后两位加学年制年度计算,为学生应毕业年度的后两位。

*班(2位)、学号(2位): 编码由各学校编制。

扩展资料

2014年8月5日,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做好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应用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教育部将为每位学生核发全国唯一的学籍号。

通知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与公安机关协作,对本省(区、市)学籍进行查重、查错,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问题学籍清单。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问题学籍进行核查处理。各省(区、市)内问题学籍处理工作原则上应于2014年7月底前完成。全部问题学籍处理工作结束后,教育部将为每位学生核发全国唯一的学籍号。

通知还要求各级教育机构加快制定完善实施细则,明确各学段各类学籍变动的具体条件和要求,利用全国学籍系统做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籍建立和学籍正常变动(升级、升学、毕业等)、学籍异动(转学、出境学习、休学、复学、留级、跳级、辍学、死亡等)的管理工作。应用全国学籍系统监测学生上学考勤情况,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监测随迁子女流动情况,提高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水平,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公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籍号

对于有身份的学生:G+身份证号;

对于没有身份证号的学生:J+按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6位学校所在地区划码+8位出生日期+3位顺序码+1位校验码);

全国临时学籍号的编码规则:L+按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6位学校所在地区划码+8位出生日期+4位随机码)。

不管是哪种全国学籍号,全都是19位。

教育部已为进入中央系统的所有学生配发了全国正式学籍号或临时学籍号。

扩展资料:

2013年8月22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杜柯伟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此前,一些地方对学籍的规定管理不够严谨,出现一人多籍、人籍分离、有人无籍等问题。学籍管理办法实施后,学校将通过电子学籍系统统一申请学籍号,杜绝“虚假学籍”、“重复学籍”等问题。

他介绍,学生学籍号是学籍信息的核心要素,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从幼儿园入园或小学入学初次采集学籍信息后开始使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有机衔接,一人一号,籍随人走,终身不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国正式学籍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籍号

学籍号格式是由16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

省市位(2位)+区县(2位)+学校类别(1位)+学校(3位)+学生类别(1位)+届别(2位)+班(2位)+学生号(2位) +校验位(1位)。

全国学籍号的社会背景:

2015年1月21日,教育部通过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全国中小学生发放了正式学籍号,该系统于2014年1月10日全国联网试运行。

利用公安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及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对学生数据进行核查对比,对准确无误的核发全国唯一的正式学籍号。

扩展资料

学籍号的作用:

学籍系统是做好治理择校、学生资助、随迁子女等工作的有效技术抓手,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改善民生,更好地为学生及家长做好服务提供了保障。

同时,由于用户众多,学籍系统的应用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总体战略培育了良好社会思想基础。

学生正式学籍号的发放,标志着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进入新的应用阶段,将在中小学招生入学、学籍注册、学籍档案管理、学籍异动、升级、毕业、成长记录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籍号

全国正式学籍号的编码规则是:有证号的:G+身份证号无身份证号的:J+按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6位学校所在地区划码+8位出生日期+3位顺序码+1位校验码)

全国临时学籍号的编码规则是:L+按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6位学校所在地区划码+8位出生日期+4位随机码),都是19位。教育部已为进入中央系统的所有学生配发了全国正式学籍号或临时学籍号。

全国通用的学籍号,前面的字母是什么?

全国通用的学籍号,前面的字母分别表示如下:

1、没有身份证号是J。

2、没有通过有身份证号是L。

3、正式通过的是G。

学籍号长度:16位。学籍号字符:开头1位字母和0至9的数字。

2013年8月22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杜柯伟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此前,一些地方对学籍的规定管理不够严谨,出现一人多籍、人籍分离、有人无籍等问题。学籍管理办法实施后,学校将通过电子学籍系统统一申请学籍号,杜绝“虚假学籍”、“重复学籍”等问题。

学生学籍号是学籍信息的核心要素,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从幼儿园入园或小学入学初次采集学籍信息后开始使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有机衔接,一人一号,籍随人走,终身不变。

扩展资料:

学籍号编码规则

学籍号的确定:

学籍号由16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

省市位(2位)+区县(2位)+学校类别(1位)+学校(3位)+学生类别(1位)+届别(2位)+班(2位)+学生号(2位) +校验位(1位)。

教委定义省市位和校验位。

*省市位(2位):北京市为:01

*区县编号(2位): 注:由于北京撤县改区,区县代码随之改变

*学校类别(1位):0=小学; 1=初中; 2=小学、初中并存学校(九年一贯制); 3=小学、初中、高中并存学校; 4=完中; 5=普高; 6=职高; 7=职普高并存学校。

*学校(3位):编码由各区县编制定义。注:这三位是学校编码的最后三位,即学校自编代码。

*学生类别(1位):0=小学生,1=初中生,2=普高学生,3=职高学生,4=小学生(借读生),5=初中生(借读生),6=高中生(借读生),7=小学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8=初中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9=高中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

*届别(2位):按入学年度后两位加学年制年度计算,为学生应毕业年度的后两位。

*班(2位)、学号(2位): 编码由各学校编制。

每个阶段毕业后,都会在新学校重新办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学籍号

一、正式学籍(两种情况):

1.(有身份证号码):“G”+身份证号码。

2.(无身份证号码):“J”+按身份证号码规则编码的18位数字(6位学校所在地区划码+8位出生日期+3位顺序码+1位校验码)。

二、临时学籍(港澳台、外国籍、无户口):

“L” +按身份证号码规则编码的18位数字(6位学校所在地区划码+8位出生日期+4位随机码):

扩展资料

学籍号是教育部通过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全国中小学生发放的学籍信息编码,一人一号,终身使用。

功能一:实现全国网上转学

拥有惟一学籍号和学籍档案后,学生转学将更加方便,可“网上进行转学”。以前,家长们为孩子转学大伤脑筋,他们需要两地往返奔波办理各种手续,而且各地学籍格式不统一,转接工作效率较低,成本较高,耗时耗力。

电子学籍系统建成后,每个学生只有一个学籍号,而且各地学籍档案的基本形式、内容也一致,学生将便利地实现网上转学。家长只需向转入学校提出申请,其他流程均通过网络完成。目前,全国学籍能实现省内转学、招生入学和跨省转学、毕业后跨省就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学籍号

全国通用的学籍号,前面的字母:

①正式通过的是G,

②没有通过有身份证号是L,

③没有身份证号是j.

扩展资料

学籍号的确定:

学籍号由16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

*省市位(2位):北京市为:01

*区县编号(2位): 注:由于北京撤县改区,区县代码随之改变

*学校类别(1位):①0=小学; ②1=初中; ③2=小学、初中并存学校(九年一贯制);④ 3=小学、初中、高中并存学校; ⑤4=完中; ⑥5=普高;⑦ 6=职高;⑧ 7=职普高并存学校。

*学校(3位):编码由各区县编制定义。注:这三位是学校编码的最后三位,即学校自编代码。

*学生类别(1位):①0=小学生,②1=初中生,③2=普高学生,④3=职高学生,⑤4=小学生(借读生),⑥5=初中生(借读生),⑦6=高中生(借读生),⑧7=小学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⑨8=初中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⑩9=高中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

*届别(2位):按入学年度后两位加学年制年度计算,为学生应毕业年度的后两位。

*班(2位)、学号(2位): 编码由各学校编制。

每个阶段毕业后,都会在新学校重新办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学籍号

,没有通过有身份证号是L,没有身份证号是j,正式通过的是G。

2013年秋季新学年开学,中国首部全国性《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我国每个中小学生都将有唯一学籍号,实行“籍随人走、终身不变”。

新的学籍管理办法设计了学生学籍档案的基本内容,学籍基础信息包括——

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住址、是流动人口还是留守儿童等。

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含学业考试信息、体育运动技能与艺术特长、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情况等。

体质健康测试及体检信息、预防接种信息等。

学生在校期间的奖励信息以及享受资助信息等。

学籍管理办法规定了学籍变动处置的办法和流程,覆盖了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工读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情况,也考虑了外籍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学籍管理问题。

在新的学籍管理办法实施后,一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到大学都只有一个学籍号,就像人的身份证一样,是唯一的,这个学籍号会跟随学生几乎所有的学生生涯。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全国联网的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在2013年内建成。2013年10月底前全国将完成中小学生信息采集录入。采集工作将采取家长签字、修改留痕等技术手段,可实现逐级核查、永久追踪,从技术上防止随意修改学生学籍信息。

如何查学生学籍号

全国联网的电子学籍号就是学生的个人标识码(19位)为教育系统人员基础信息统一编码,由类型码(1位)及公民身份号码(18位)或个人标识自编码(18位)构成。个人标识自编码(18位)是在教育个人暂无公民身份号码(第二代)或原公民身份号码不可用时,由教育部依据本规则赋予教育个人的教育身份号码,个人标识自编码(18位)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

临时学籍号:全国临时学籍号的编码规则是l+按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6位学校所在地区划码+8位出生日期+4位随机码)

正式学籍号:有身份证号:g+身份证号。无身份证号:j+身份证号生成规则。

具体学籍信息请咨询学校的学籍管理人员。登录网上的学籍系统,输入学生姓名查询,谢谢。

学生的学籍号学籍老师进入学籍系统才能查到。

学籍系统有账号

和密码,其他人进入不了。只能由学籍管理人员才行。学籍号的确定:学籍号由16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省市位(2位)+区县(2位)+学校类别(1位)+学校(3位)+学生类别(1位)+届别(2位)+班(2位)+学生号(2位)

+校验位(1位)。教委定义省市位和校验位。*省市位(2位):北京市为:01*区县编号(2位):

注:由于北京撤县改区,区县代码随之改变*学校类别(1位):0=小学;

1=初中;

2=小学、初中并存学校(九年一贯制);

3=小学、初中、高中并存学校;

4=完中;

5=普高;

6=职高;

7=职普高并存学校。*学校(3位):编码由各区县编制定义。注:这三位是学校编码的最后三位,即学校自编代码。*学生类别(1位):0=小学生,1=初中生,2=普高学生,3=职高学生,4=小学生(借读生),5=初中生(借读生),6=高中生(借读生),7=小学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8=初中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9=高中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届别(2位):按入学年度后两位加学年制年度计算,为学生应毕业年度的后两位。*班(2位)、学号(2位):

编码由各学校编制。每个阶段毕业后,都会在新学校重新办理

学籍号必须与所在学校相对应吗

学籍号有多种,一是全国学籍号,是由教育部编制的,对每生来说,这是唯一的,一般是大写字母G开头的,或者是L开头的临时全国学籍号!!二是身份证号码(比如浙江叫它学籍主号),也是唯一的!!三是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号,浙江又把它叫做学籍辅号,它随着学籍变更而进行相应的变化,由此反映出入学年份、学籍所在地等信息。

可见全国学籍号、学籍主号不会因为就读的学校变更而改变,而学籍副号,跟学籍所在学校有关。如果你的学籍辅号与你实际就读学校不一致,则属于借读,需要学籍所在学校做好学籍中的相关信息、学分等工作,否则可能影响到毕业。